180-2692-0108
首页>新闻资讯>中商公告 > 正文

中商国际校友会专题论坛丨李工真教授《德国制造与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2-12-06
      受全球疫情和内外部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制造业的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调整,为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在此社会背景下,11月10日下午,在中商国际校友会的倡议下,由中商国际校友会主办,中商国际校友会会长黄海荣发起的首届“校友会专题论坛”《工业4.0-德国制造与工匠精神》在深圳举行。
      本次论坛特邀武汉大学宝藏教授、“四大名嘴”之一的李工真教授为中商国际校友做专题分享,本次论坛邀请嘉宾涉及学术专家,科研工作者,政界人士,中商国际MBAEMBADBA博士博士后企业家学员等。论坛聚焦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业大国——德国,共同探索高质量产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为新时期中国工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助力!
中商国际校友会会长-黄海荣)
黄海荣会长
中商国际校友会会长
中商-美国林肯大学EMBA1期班副班长
中商-国际博士1期班副班长
珠三角平和商会副会长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深圳市宝安区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
2006年成立深圳市远荣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深圳市远荣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黄海荣会长首先感谢各位嘉宾拔冗参加本次论坛,并表示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武汉大学的李工真教授为大家做专题分享,相信通过李教授的分享在座的各位中商国际MBAEMBADBA博士博士后校友都将受益匪浅。

主讲嘉宾
李工真教授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著名的德国史专家和教育史专家
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师资库主讲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随着疫情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很多企业的目标先是生存而后才能顾及发展。黄海荣会长作为深圳远荣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制造行业已有17年的从业经验,他深知在如此严峻的背景下,制造业要想取得突破唯有向成功发展工业的国家学习,由此可见本次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黄会长还特别邀请多位在智能制造领域造诣深厚的重要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特邀嘉宾
刘 明 
背景介绍:
2005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
2013年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学域系主任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双聘终身教授
智能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主任
机器人与多感知实验室主任
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
机器人与无人驾驶,在视觉定位、路径规划、三维感知、动态环境建模等关键问题上,展开了持续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学术成就:
刘明共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SCI索引150余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EEE、ICRA、IROS等高质量论文105篇,专著1本。
全球AI2000机器人领域最有影响力IROS机器人学者排名第26位
全球华人机器人科学家排名第一位
2022位列全球最有影响力科学家2%排名榜

出席嘉宾
刘   凌-马鞍山驻深办主任
刘   强-宝安区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何华忠-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政府驻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
(马鞍山驻深办主任-刘凌)
      马鞍山驻深办主任刘凌对马鞍山近年来从“制造”迈向“智造”的跨越做了分享,回顾马鞍山的制造业发展史离不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数”“智”赋能传统产业,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突破口,着力加快打造“1+3+N”产业集群,奋力闯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宝安区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政府驻粤港澳大湾区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何华忠)
论坛伊始,李教授就“德国的工业化4.0”进行分享。
“工业4.0”是由德国政府2013年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激起了制造领域技术革命、技术竞争的新一轮浪潮,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制造业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次专题论坛李教授从为什么要向德国学习、德国制造与工匠精神、德意志人的质量观、质量原则在德国企业生产中的实践四个方面展开分享。
      为什么要向德国学习?德国的高端的制造业已经完成了3.0,正在向4.0迈进;而中国处于追赶的阶段。因此中国要想在工业上的发展取得进步,要学会从德国获取宝贵的经验,在中国与德国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场“向德国学习”的热潮。
(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有哲学传统的民族。这种传统为它造就了众多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并深深影响了德意志人的行为,即“讲求逻辑、追求完美、追求彻底性”。正是由于德意志人讲求逻辑,才派生出处事严谨的工匠精神!
      从哲学上,德国人这样来谈质量问题:“没有质量的数量毫无意义,唯有以质量为基础的数量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数量。”因此,德意志人在一切领域中奉行的原则就是:“要么最好,要么没有!”       
这种“追求完美”的哲学,
体现在产品与服务上就是“质量永恒”的概念;
体现在技术上就是“技术至上”;
体现在人才上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高标准”。   
其结果就是“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全球市场上的顶尖声誉。
正是德国人独具特色的质量观念与意识,德国的产品才能从始至终保证高质量,德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造业大国。
      李教授激情澎湃,绘声绘色的分享,赢得了在场所有嘉宾的高度赞誉,各位嘉宾热烈地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现场中商国际MBAEMBADBA博士博士后校友就国内制造行业的发展、工匠精神与国内环境的适配、以及未来技术工人的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度的交流,观点的碰撞,点燃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大家的企业家精神。
     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从德国的工业发展得到很多启发,任何企业都要学习这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追求产品质量企业应当向“BEST OR NOTHING”迈进,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我们也应该结合国情作出调整,吸纳优势规避劣势,立足质量根本再去追求更多数智发展。
      至此本次校友会专题论坛圆满结束,黄海荣会长表示希望以本次专题论坛为契机,发挥校友会“链接校友、服务校友、成就校友”的使命,未来组织更多高质量的专题论坛和活动,凝聚校友的力量,共同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中商国际校友会
中商国际校友会(英文名China Business International Alumni Association,简称CBIAA)是由中商国际校友自愿组成的联合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是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校友平台。

中商国际校友会的宗旨:守正创新、合作共赢、同学情谊。
中商国际校友会的使命:链接校友、服务校友、成就校友。
中商国际校友会的口号:中商有你更精彩。

在线客服